中国民间流传着“钟馗捉鬼”的典故传说。疫情期间,高级工艺美术师、潍坊木版年画领军人物张运祥和他的弟子张梦雪创作了木版年画作品《除疫》。“作品把传统木版年画技艺与现代题材相结合,表达人们尽快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的愿望。我们虽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奔赴抗疫战场,也要为防疫做点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张运祥说。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期盼。
线上活动丰富多彩 满足市民多样需求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文化战线工作者积极整合网上数字文化资源,为居家市民提供了一道道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组织专门力量,将国家、省和全市公共文化场馆的数字文化资源链接起来,内容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丰富了市民的“宅”生活。
“欢迎大家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只立体浮雕风筝。这只风筝取材于佛教形象大肚弥勒佛,它虽然看着大,但实际重量仅有四千克,是由塑料泡沫雕刻而成,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这是潍坊风筝明星谭立新老师首次开创的立体浮雕风筝扎制方式。”打开市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讲解员牟晨歌为观众声情并茂地讲解“欢天喜地”立体浮雕风筝。疫情防控期间,市博物馆将数字文化体验内容搬到网上,开辟了“馆藏精品赏析”等栏目,让广大群众在家就能聆听线上专题讲座,鉴赏名家书画文物。
疫情发生后,市图书馆闻令而动,用书香温暖市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立体化服务方式,将数字资源推介给更多读者。自3月11日以来,数字图书馆点击量达2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